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创函文件

通知公告

创函文件

字号:    

辽工大创函〔2025〕87号关于举办辽宁工业大学2025年“第嘉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设计大赛暨省赛选拔赛的通知
2025年10月04日 11:45

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提升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决定举办辽宁工业大学2025年“第嘉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设计大赛暨省赛选拔赛。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文化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二、竞赛规

(一)竞赛内容

通过本次大赛的举办旨在使大学生了解并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当代设计的融合,以创造新的体验、发现新的价值、从而再现并弘扬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辉煌。发现本我,突破自我,用设计作品从新的角度诠释我们伟大壮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赛内容共分:(1)插画设计;(2)海报设计;(3)品牌与包装设计;(4)环境空间设计;(5)中华传统美学绘画转译;(6)地域文化及非遗创新设计;

(7)AIGC数智设计;(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微课设计。经学院审核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第嘉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大赛省赛。

参赛作品类别

详情请参考:附件3第五届“第嘉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设计大赛参赛类别。

(二)参赛对象要求

1.所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均可以组队参加所有类别的竞赛,鼓励跨专业学生组队参赛。不可跨校组队。

2.学生可组队参赛每组作品最多3人,每队可以配置1-2名指导教师。

3.参赛选手可报名参赛最多三幅作品,包含个人参赛和团队参赛。

三、报名时间及方式

1.截止时间:2025年10月15日

2.审核推荐时间:2025年10月15日-2025年10月17日

3.评审时间:2025年10月18日-2025年19日

报名方式及要求

(一)参赛方式

1.竞赛需要参赛团队登陆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http://cxcy.upln.cn)进行报名和上传作品,此次大赛须通过平台实现竞赛的注册、报名、申报、评审、获奖等全流程管理。

2.填写《附件1“第嘉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设计大赛报名汇总表》;

3.填写《附件4“第五届“第嘉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设计大赛报名表》;报名表内容均为必填内容,此表务必加盖学院公章并附参赛手写签名。

4.填写《附件6:创新创业竞赛作品学术诚信承诺书》,全部成员以及指导教师均需签字,可以电子签名,可以手签,最终形成一个pdf文件。

5.将参赛汇总表报名表(需完成手写签名并加盖文化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公章)、竞赛作品学术诚信承诺书、设计说明、参赛作品,以上四份文件整理成一个文件夹,命名为“作品名称+姓名+专业+指导教师压缩成zip文件后发送邮箱121057735@qq.com

(二)作品格式及总体要求

1.参赛者针对本赛事自行选择类别进行创作,参赛作品可以单位或个人名义进行申报。

2.作品应为原创设计,报送单位、个人对其拥有完整版权,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凡参赛作品涉及的版权、肖像权等法律纠纷,责任由参赛者自负。

3.作品应符合赛事主题和内容,不得出现色情、暴力、违反法律法规的文字、画面等;不得出现任何与参赛人员姓名、单位相关的文字、图案、标记及其它与设计方案无关的符号,不符合规定者将被视为无效作品,取消参赛资格。

4.作品恕不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备份。主办方对所有参赛作品拥有使用权。

(三)提交规格

近三年创作的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设计的有关作品,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作品均可报名(注:已在其他大赛获奖或已被采用作品不能参赛)

1.静态作品

提交两种规格的作品展板JPG文件(①印刷规格:A3尺寸、300dpi、CMYK色彩模式;②网络规格:842×1191像素、72dpi、RGB色彩模式)。统一竖版构图,展板(海报类作品除外)应包含设计内容与创作说明300字以内,作品图片需有表现完整的效果展示;单个作品限一张展板,系列作品不超过三张。

2.动态作品

本部分内容详细信息请参考《附件2“第嘉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设计大赛作品格式及总体要求》

可提交avi、mkv、mp4格式文件(分辨率不得低于1080p,交互类作品必须提交演示视频文件),时间长度在45秒至2分钟。(动态作品同样需要提交两种规格的静态作品展板JPG文件及设计说明,要求同(一))

3.互动H5作品

便于在移动客户端交互使用,作品提交二维码图片和录屏视频文件,视频格式为MP4,大小不超过30MB。(动态作品同样需要提交两种规格的静态作品展板JPG文件及设计说明,要求同(一))

4.多媒体数字媒体、动画(虚拟仿真)作品

利用装置、道具、场地、AI场景、数字化技术等方式进行传播,以图文版面或视频展示作品,图文版面格式为JPG,A3尺寸,分辨率300dpi;视频格式为MP4,分辨率1280*720,时长3分钟以内,大小不超过100MB。(动态作品同样需要提交两种规格的静态作品展板JPG文件及设计说明,要求同(一))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微课设计

提交8-10分钟微课一门,附带该微课课程创新报告500字,微课画面为16:9比例,要求作者本人半身出镜,微课视频格式为mp4格式。

五、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一)评审方式

1.赛组委会办公室秘书处对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初审后,提交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2.评审委员会采取集体评议、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二)评奖原则和标准

1.评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标准,以质论奖。

2.作品应具有原创性、感染力、时效性及与主题的相关性。

(三)奖项设置与奖励

学生奖设一、二、三等奖。

第二课堂创新学分按照《辽宁工业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修订)》(辽工大发〔2023〕49 号)办法执行。

(四)申诉与仲裁

举报实行实名制,并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抄袭作品来源的复印件等)匿名

举报无效。举报受理由大赛组委会核查并裁决。

(五)竞赛结果公布

校赛获奖结果将在辽宁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网站公布。

六、其他

(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文化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奚老师 联系方式:13704065893,邮箱:121057735@qq.com,同时请所有参赛者务必加入大赛交流群(QQ群:203387890),后续通知将在该群发布。

(二)其他未尽事宜

知识产权:因发生知识产权或版权纠纷等由参赛者承担后果,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参赛作品涉及的肖像权、著作权、商标权、名称权等有关问题由送评单位及个人负责解决;所有参赛作品及其附样(件)概不退还,主办单位有权将参赛作品展览或编辑出版发行,其版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参赛作品或个人须遵守学术诚信规范,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不得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不得非法使用他人知识产权;不得利用网络资源或AI拼凑及买卖、仿造作品;严禁U盘或手机抄袭及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等。因学术诚信与道德规范引起的法律纠纷及责任由作品团队或个人承担,同时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及撤销其所获奖项,团队和指导教师按学校相关文件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