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辽宁省教育厅 吉林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教育厅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 加强合作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普通高校开放办学,促进各校大学生交流,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向大学生传递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理念,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明确“生态兴则文明兴”以及“双碳”“无废城市”建设新目标,共同实现“和谐生态 绿色发展”的梦想,决定举办辽宁工业大学2025年东北三省一区第五届大学生生态环保作品竞赛暨省赛选拔赛。
一、竞赛组织
主办单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二、参赛对象
本次竞赛面向全校所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
三、竞赛内容及形式
参赛作品具体要求如下:
1.本科生参加第(1)、(2)、(3)类别比赛,研究生仅限参加第(4)类别比赛。
2.作品完成人不得超过额定人数,并在报名表中按顺序填写。每位选手作为参赛作品或参赛队的负责人在同一类别限申报1项,每位选手至多负责或参与2项作品或队伍;每件作品只能有1~2位指导教师并按顺序填写。每位指导教师作为第一指导教师在同一类别竞赛中只能指导1~2件作品。
3.申报作品(毕业论文、调研报告、创业计划书、“双碳+环境与绿色科技”创新与创意)一律采取PDF文档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作品需隐去涉及单位、导师、本人及合作者、致谢等具有识别作用的全部信息。
竞赛内容与方式如下:
1.此次竞赛包括毕业论文、调研报告竞赛、创业计划竞赛、“双碳+环境与绿色科技”创新与创意竞赛四项赛事活动。
2.参赛作品要求(具体要求,请参考附件3)
所有作品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主题相关,具体作品要求如下:
(1)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竞赛:紧扣生态环保主题;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论据充分;字数不少于6000字。本项竞赛只针对环境类专业应届毕业生。
(2)调研报告竞赛:紧扣生态环保主题;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可提交作品其他材料(如照片、调查问卷等);字数不少于8000字。
(3)创业计划竞赛:采用创业计划书格式,创业项目要求紧扣环保主题,展开环保公司创业策划,务实且可行性强;计划书内容要求逻辑清晰、条理清楚,具有相关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财务报告,字数不限。
(4)“双碳+环境与绿色科技”创新与创意竞赛应满足两个主题之一:
主题1:以环境治理领域减污降碳为目标,强化环境污染治理与碳减排的措施协同,推动环境治理领域全流程绿色发展,助力绿色技术创新。
主题2: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推进“无废城市”管理理念。
“双碳+环境与绿色科技”创新与创意竞赛项目书包括概要、项目背景、技术现状、创新与创意、市场和竞争分析、应用前景等,并注意项目的实用性和可实现性,字数不限。
备注:作品严禁抄袭,一旦发现作品存在抄袭行为,将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四、评审规则
1.比赛规则
选手结合PPT对项目内容录制演讲视频,时间为5分钟。
2.评分规则
(1)自述内容(20分)
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作品内容(40分)
1)毕业论文:论文内容观点正确,中心突出,层次分明,论述清楚,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结论明确。
2)调研报告:选题切合实际,巧妙新颖,围绕生态环保主题,突出“两山”理念,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调查方案具备完整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调研报告须有实地调研环节,数据分析真实可信,能够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
3)创业计划书: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符合政策导向,有推广价值,能解决科技活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体现“两山”理念。
4)“双碳+环境与绿色科技”创新与创意项目书:符合政策导向,具有推广或研究价值,达到减污降碳效果,能够解决环境治理领域科技活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体现“双碳”目标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无废城市”管理理念。
(3)创新性及先进性(40分)
研究领域涉及适当的新、深、广,属于当前研究的前沿领域。
五、报名方式及竞赛时间
作品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8日17:00。各参赛负责人统一提交参赛作品报名表(附件1)、作品汇总表(附件2)及各类参赛作品(PDF文档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作品需隐去涉及单位、导师、本人及合作者等具有识别作用的全部信息)以及PPT、项目内容录制演讲视频等相关电子材料(命名:作品类型-姓名-专业),统一形成压缩文件,发送至电子邮箱1270091176@qq.com。
六、竞赛时间
2025年9月9日—2025年9月14日。
七、作品学术诚信与道德规范
参赛作品或个人须遵守学术诚信规范,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不得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不得非法使用他人知识产权;不得利用网络资源或AI拼凑及买卖、仿造作品;严禁U盘或手机抄袭及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等。因学术诚信与道德规范引起的法律纠纷及责任由作品团队或个人承担,同时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及撤销其所获奖项,团队和指导教师按学校相关文件承担相应责任。
八、评奖办法
校赛奖设置一、二、三等奖。
第二课堂创新学分按照《辽宁工业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修订)》(辽工大发〔2023〕 49 号)办法执行。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史老师(13604966480)
校赛竞赛QQ群:850433279
请拟参赛的各参赛队长务必加入QQ群,竞赛后续通知均在群内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