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人工智能+X”知识体系下的人才培养,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加快人工智能算法创新型人才培育,激发学生人工智能创新意识和参与创新应用实践热情,推动高校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决定举办辽宁工业大学2025年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暨省赛(国赛)选拔赛。
一、竞赛组织
主办单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二、参赛对象
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均可报名参赛。
(一)选手可单人创建队伍参赛,每支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3人;
(二)每支团队设置1名队长,负责团队管理及提交比赛结果;
(三)每支团队最多可设置2名指导老师。
(四)每个参赛团队可选择多个赛题参赛。同一赛题,每位选手只能加入一个团队参赛。
三、竞赛内容及形式
大赛共设置“算法挑战赛、算法创新赛、算法应用赛、算法主题赛、产业命题赛、算法专项赛”6个赛道
(一)算法挑战赛
测试参赛选手运用AI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算法赛题均来自实际应用场景需求。
赛题名称:(1)大规模SAR图像多类别有向目标检测(2)4D毫米波雷达和单目摄像头视觉融合算法(3)视觉+几何+语义:多源异构数据协同的视频目标跟踪(4)网络监督细粒度图像识别(5)基于AI的智能旅行规划(6)基于图书借阅数据的用户潜在借阅预测推荐(7)AI算法在新材料未知相指标化中的应用(8)基于AI的化学反应过渡态结构预测(9)材料科学图像曲线识别与智能解析(10)离线强化学习工业应用。
(二)算法创新赛
展现参赛选手运用AI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挖掘和遴选一批优秀算法创新成果作品。
赛题方向:(1)AI创新成果(2)AI创新产品(AI软件、AI硬件、大模型创新应用、智能体创新应用等)(3)AI+创新应用(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新理科、新商科等)(4)AI创新创业(5)AI未来场景。
(三)算法应用赛
设置不同算法任务,考核参赛选手算法创新能力、编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独立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赛题名称:(1)无人车视觉巡航赛(2)无人车任务挑战赛(3)地空机器人任务挑战赛(4)空中机器人任务挑战赛(5)无人车物流搬运任务挑战赛(6)无人车自动驾驶任务挑战赛(7)空中机器人物流搬运任务挑战赛(8)无人系统算法对抗挑战赛(9)视觉逻辑算法应用赛(10)穿越火线(11)机掷专家(12)紧急救援(13)巧夺天工(14)智慧社区(15)大模型技术创新赛(16)大模型任务挑战赛(17)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算法应用赛(18)人形机器人协作挑战赛(19)水中机器人巡检任务挑战赛(20)水下机器人打捞任务对抗赛(21)工业视觉智能应用赛。
(四)算法主题赛
鼓励参赛选手围绕特定主题,提出AI赋能新思路、新方案、新应用。竞赛通知单独发布。
主题名称:智能通信、智能医学、智能体育、智能文化、无人智能系统、多模态AIGC、机器视觉、智能制造、新材料、能源电力、智慧林业、智慧水利、力学、工业设计、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审计会计、中医药、健康睡眠、室内农业、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无人驾驶、脑机接口、低空经济、AI伦理等。
(五)产业命题赛
由产业界出题,产业命题赛包括:百度智能云AI应用赛、广东移动创智杯AI应用大赛、金恒信息AI应用赛、AI智能体开发应用赛、算法编程赛等。各命题赛竞赛通知单独发布。
(六)算法专项赛
算法专项赛是围绕特定主题或需求设立的独立赛事。专项赛通知另行发布。
四、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2025年7月18日至2025年8月31日
报名方式:发送“附件1:报名表、附件2:承诺书电子版”至邮箱:26714209@qq.com。
作品提交:ppt、演示视频及作品演示等方式均可。
五、作品知识产权要求
参赛作品或个人须遵守学术诚信规范,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不得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不得非法使用他人知识产权;不得利用网络资源或AI拼凑及买卖、仿造作品;严禁U盘或手机抄袭及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等。因学术诚信与道德规范引起的法律纠纷及责任由作品团队或个人承担,同时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及撤销其所获奖项,团队和指导教师按学校相关文件承担相应责任。
六、评奖办法
校赛奖设置一、二、三等奖。
第二课堂创新学分按照《辽宁工业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修订)》(辽工大发〔2023〕 49 号)办法执行。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杜老师(17641607099)
校赛竞赛QQ群:330366924(请拟参赛的同学务必加入QQ群,竞赛后续通知均在群内发布)
邮箱:26714209@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