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发展,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热情,提升我校机械设计工程实践能力,做好2025年辽宁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准备工作,决定举办辽宁工业大学2025年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省赛选拔赛。
一、竞赛组织
主办单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二、参赛对象与作品要求
1.本次比赛主要面向全校在校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由同学自行组队参赛,每个参赛队学生不多于5人,其中至少1名同学必须具有二维(AutoCAD、caxa等)和三维设计(Solidworks、Pro/E等)绘图能力、1名同学熟练掌握机械创新设计。
2.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24年以来本科在校生在课外科技创新或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成果。参加过本赛事往届比赛的作品原则上不得再次参赛,如果作品在功能或原理上有新的突破,参赛时需注明为往届比赛作品,并对创新之处作出说明。不允许将教师科研成果或不具备参赛条件的他人作品作为学生参赛作品申报。
三、大赛的主题与内容
大赛主题参照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2026年)的主题“机械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自然和谐迈向仿生新高度”。参赛作品必须以机械设计为主,提倡采用先进理论和先进技术。在实现相同功能的条件下,机械结构宜简不宜繁。对本届大赛主题和内容的进一步说明等事宜,见随本通知一起发出的《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参赛须知》,可参见全国大赛专门网站https://umic.moocollege.com/
四、竞赛形式与评审标准
1.校赛竞赛主题不限,建议各参赛作品尽量符合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作品形式可以是实物(模型)、三维仿真和图纸。
2.需提交材料及要求如下:
(1)作品报名表、汇总表、承诺书纸质、电子版(见附件1、2、7)一式一份。
(2)实物作品展示,需提交设计说明书、图纸、视频、PPT等材料。
(3)3D仿真作品展示,需现场提供纸质说明书和展板等,内容包括作品结构、原理等。
(4)图纸展示,需现场提供表达作品的部装图纸和纸质说明书。
(5)机械设计类作品应提交主要设计图纸,包括(A0或A1)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和若干重要零件图。设计图纸采用计算机绘图,要求正确、规范。所有对机械设计图纸的国家标准要求和工艺设计要求均为图纸质量评价的要素。其中电子图纸为PDF格式。
(6)介绍作品功能的视频录像时间在3分钟之内,小于50MB,限mp4格式。
(7)作品硬件要求:
机械类实物样机或缩放的实物模型,一般不超过1.2×1.2×1.2立方米,特殊情况下在一个方向上允许放大到2米,但体积不能增加;
仿生蝴蝶具体要求见: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高性能仿生蝴蝶比赛手册(附件3)。
3.评审标准
评审委员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的原则,根据参赛者的作品设计资料审阅、现场展示、问辩等程序,从参赛选题、方案设计、结构设计、二维和三维图绘制和制作等方面,对作品的合理性、创新性、实用性、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参赛队员答辩与作品现场演示情况等进行评审,对每件作品进行打分。每个小组的作品按得分排序,由评审委员会提出作品获奖的建议名单,并予以公示,按照公示后无异议原则,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五、报名时间、方式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9月8日。
报名地点:机械学院办公室(1号教学楼1B302)
报名方式:以参赛小组为单位进行报名,将报名表、汇总表、承诺书(附件1、附件2、附件7)纸质版交至报名地点,将报名表、汇总表、说明书、图纸、视频文件(不大于50M)等电子版参赛材料放置一个文件夹下,以“作品名称+组长姓名”命名,以压缩包形式发送到校赛邮箱261371487@qq.com。
六、竞赛时间
竞赛时间:9月10日。(若有变化另行通知)
竞赛地点:实训楼B座5楼中厅。
七、作品学术诚信与道德规范
参赛作品或个人须遵守学术诚信规范,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不得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不得非法使用他人知识产权;不得利用网络资源或AI拼凑及买卖、仿造作品;严禁U盘或手机抄袭及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等。因学术诚信与道德规范引起的法律纠纷及责任由作品团队或个人承担,同时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及撤销其所获奖项,团队和指导教师按学校相关文件承担相应责任。
八、评奖办法
校赛设一、二、三等奖。
第二课堂创新学分按照《辽宁工业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修订)》(辽工大发〔2023〕49 号)办法执行。获奖队员在选拔2025辽宁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时将予优先考虑。
九、竞赛相关信息
省赛实施方案及相关事宜可登录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查询。
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柴老师,15704164098 符老师,15504166615
竞赛交流QQ群:424923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