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鼓励广大从业人员及爱好者利用所掌握的最新航空、航天专业技术知识积极参与无人飞行器的科技创新,使无人飞行器在设计、制造方面不断提高,推动我国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持续向前发展,决定举办辽宁工业大学2025年大学生“创新杯”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暨省赛选拔赛。
一、竞赛组织
主办单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二、大赛主题
设计一款中大型混合动力垂直起降无人机,要求具备以下特点:
1.长航时:具备较长的留空时间。
2.大载重:具备载重较大重量的有效载荷。
3.高可靠性: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智能化:具备一定的自主飞行和任务执行能力。
三、参赛对象及要求
1.本次比赛主要面向全校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2.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其中产业基础设计赛项、VR/AR设计赛项人数不超6人,总体设计业余赛项人数不超5人,每个参赛队伍可以有1-2名指导教师。
四、大赛内容及作品技术要求
1.大赛内容
本届大赛共分成总体设计业余赛项、VR/AR设计赛项、产业基础设计赛项。
2.基本要求
(1)创新性:要求参赛作品设计理念大胆超前,设计思维突破传统模式,设计方案新颖有创意。
(2)科学性:参赛作品设计原理可行、关键技术未来可实现。
3.设计报告内容需求
(1)总体方案设计:包括无人机总体布局、动力系统、飞控系统、任务系统等。
(2)详细设计:包括气动布局设计、结构设计、强度分析、控制系统设计等。
(3)仿真分析:包括气动性能仿真、结构强度仿真、飞行性能仿真等。
(4)人工智能应用:运用机器学习、强化学习、大模型等技术手段,辅助完成飞机气动布局遴选、重量控制、参数优化、仿真分析等设计流程。
五、竞赛形式及评审标准
(一)竞赛规则
1.根据竞赛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超过规定时间完成申报的,将不能参加竞赛评选;
2.具体赛项申报如下:
具体赛项参见竞赛官网http://cxcy.upln.cn
(二)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组委会根据竞赛要求制定评审要求和评分标准。总体设计业余赛项利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款结构合理的飞行器。产业基础设计赛项要对航空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做系统分析和论述。VR/AR设计赛项要搭建虚拟现实场景,对航空产业发展和验证有支撑作用。评分标准为总分100分,其中创新性40分、科学性与可行性30分、表现形式30分。
六、作品学术诚信与道德规范
参赛作品或个人须遵守学术诚信规范,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不得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不得非法使用他人知识产权;不得利用网络资源或AI拼凑及买卖、仿造作品;严禁U盘或手机抄袭及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等。因学术诚信与道德规范引起的法律纠纷及责任由作品团队或个人承担,同时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及撤销其所获奖项,团队和指导教师按学校相关文件承担相应责任。
七、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截止2025年5月28日12:00前。
1.请于报名截止前,将校赛报名表附件1和附件2(手写签名,扫描成PDF)以及参赛作品打包成压缩文件(命名方式:赛项+第一作者姓名+作品名称),提交至校赛报名邮箱(837600407@qq.com),不需要上传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
2.我校各参赛队伍请填写参赛表,于6月8日前将作品文件包上传至百度网盘,生成百度网盘链接,并将百度网盘链接及提取码通过微信公众号提交至大赛组委会(百度网盘链接设置为永久有效,作品文件包命名方式:赛项+单位全称+第一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3.各参赛队伍须在6月8日前,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http://cxcy.upln.cn)上注册报名并提交作品文件压缩包,未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报名的作品,将无法参与评审。作品文件包命名方式:赛项+单位全称+第一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八、评奖办法
学生奖设三等级奖制。
第二课堂创新学分按照《辽宁工业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修订)》(辽工大发〔2023〕49号)办法执行。
九、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于老师18641668761
校赛报名邮箱:837600407@qq.com
竞赛交流QQ群:867227839
请拟参赛的同学务必加入QQ群,竞赛后续通知均在群内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