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赛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机械创意赛道唯一赛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设计能力培养和工程实践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通过创新思维进行机械设计的工作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同时,为选拔优秀学生组队参赛,决定举办辽宁工业大学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赛暨国赛选拔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二、参赛对象
本次比赛面向全校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学生(2025年12月底仍在读),以团队的方式参赛,校赛选拔名额不超过20个团队(每队限3名成员,指导老师不多于2名)
参赛个人或团队由所在学校按选拔推荐方式向本赛项执委会统一报名。
三、大赛的主题与内容
本科组分设计类和数字孪生类两个类别。
(A)“设计类”
选题背景:在低空保障、低空服务实践中,目前存在地形适应性低以及人工勘察风险高等困境,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并威胁人员安全。亟须有针对性地设计在低空场景下能独立工作的、带有一定技术挑战性的智能空中作业平台或机器人系统,辅助人类进行“人不能至、眼不能及”的盲区作业,提高低空作业安全性与作业效率。
内容说明:通过调研,提出适用于120米以下低空保障与服务场景的机械或机器人设计需求。针对基础设施维护、安全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工程特点,明确设计功能目标,完成发展低空经济情景下使用的机械或机器人设计。可设计用于光伏面板清洗、风电叶片维护、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空中清洁、电力设施检修、空中采摘等作业的平台或机器人。该系统的无人机部分不作为设计重点,设计中可提供选型。
表1 设计要求

(B)“数字孪生类”
选题背景:在低空保障、低空服务实践中,空中作业平台或机器人系统,已经成为主要发展方向。针对其中的核心零部件,进行制造工艺的优化设计,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有利于提升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制造系统设计的经济性和生产流程设计的合理性,从而为低空经济中的空中作业平台或机器人系统设计提供制造实现的可行性验证,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制造技术支持。
内容说明:针对服务于低空经济的空中作业平台或机器人产品中的四类关键零部件的小批量混流生产制造,通过需求分析,针对提供的智能制造工艺装备和系统组成,自行设计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方案;通过CAM软件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在数字孪生软件中完成数控加工仿真;进行资源调度和生产排产设计,获得15优化的一个最短生产周期的排产计划,设计工艺流程图和生产流程控制逻辑框图;进行数字孪生机床加工仿真调试、机器人上下料示教编程调试、AGV物料配送PLC编程调试,物联网通讯设置和系统总体联调,实现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混流智能制造。(国赛竞赛所需数字孪生调试软件由执委会统一免费提供,省校赛待定)。
表2 设计要求

具体详见国赛网址:http://meicc-pic.hust.edu.cn/
四、参赛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在校期间自主创新设计完成并且符合主题的作品,已参赛并获奖的作品不允许重复参赛,同时禁止把他人的研究成果或不具备参赛条件的其他人的作品作为自己的参赛作品申报。
2.参赛个人或团队自接到本届赛项通知后,即可按竞赛主题和设计要求进行准备,并按以下要求提交参赛作品。
表3 A类设计类

表4 B类数字孪生类

3.参赛个人或团队务必加入竞赛QQ群(群号:568298383),校赛、区域赛以及国赛的后续通知和其他相关要求等,均在竞赛QQ群内通知!
五、竞赛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送参赛材料截止至2025年5月6日16:00
报名方式:扫码报名,并提交电子版报名表。

六、奖项设置
校赛设一、二、三等奖。第二课堂创新学分按照《辽宁工业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修订)》(辽工大发〔2023〕 49 号)办法执行。
七、作品知识产权要求
参赛作品须具备自有或许可的知识产权,否则引起的法律纠纷及责任由作品团队承担,同时取消作者参赛资格及撤销其所获奖项,团队和指导教师按学校相关文件承担相应责任。
八、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许助理(19804260297)
校赛竞赛QQ群:56829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