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智能制造先进理念传播及技术应用,为智能制造人才教育确立风向标,加快培养和选拔符合产业需求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及系统型人才,提升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能力,推动中国智能制造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升我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并为选拔2024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制造创新竞赛的参赛团队,决定举办辽宁工业大学2024年第七届大学生智能制造创新竞赛暨东北赛区选拔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组织
主办单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二、参赛对象
(一)参赛对象为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分为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两个组别。学生组队参赛,每支赛队不超过3人,参赛选手专业不限,鼓励跨学科组队,但不得跨校组队。
(二)本科组比赛设有5个比赛方向(上半年:工业互联网、工业人工智能方向;下半年:生产系统集成与调试、智能生产管控、创意方向),赛队可选择任一方向参赛,也可在上半年与下半年各选一个方向参赛。同一选手在一个方向只能参加一支赛队,在不同方向可参加不同赛队。
(三)每支参赛队可有不超过1-2名本校老师为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可以同时指导多支参赛队。指导老师负责赛前指导,不参与现场正式竞赛环节。
三、竞赛主题
(一)本科组
1.工业互联网方向
A.工业网络组网与网络安全:通过对设备进行设置和组网,通过数据加密、防火墙设置、权限控制等技术,保护生产网络、办公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免遭意外或未经授权的修改、破坏或泄露,并满足紧急数据处理需求。
B.边缘计算:配置设备并建立连接,通过在本地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同时满足即时性需求。
C.云端App开发:设计和实现应用程序的开发,通过云平台提供的服务和资源,确保用户可以灵活、高效地访问和使用应用。
2.工业人工智能方向
A.机器视觉的识别:针对工业领域中的测量、检测、识别以及定位等应用场景,使用传统图像算法进行具体实现,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生产高质量的自动化。
B.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质量检测:根据要求使用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技术进行质量检测,以识别产品表面缺陷、异物或其他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C.设备的预测性维护:根据要求使用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分析设备数据,预测设备和机器的故障,从而进行预测性维护,降低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
3.智能生产管控方向
A.生产管控集成:应用MES、WMS等软件管理生产计划、生产资源、生产运行等,运用IT/OT融合技术,实现生产管理软件与生产设备的集成。
B.生产计划与排程管理:根据生产需求制定计划并进行排产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有序进行。
C.工厂规划、仿真与优化:根据要求规划、设计工厂生产线,对工厂进行2D/3D建模,通过系统仿真,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查找系统瓶颈,并优化设计方案。
4.生产系统集成与调试方向
A.产线单元系统集成:综合应用自动化控制、机器人、机器视觉、软件开发、数据库等技术,通过编程、调试、系统集成,实现智能车间/工厂的生产运行、监控及管理。
B.产线数字孪生:用数字化方法设计智能工厂及智能产线,通过建立产线的3D数字双胞胎,进行产线的虚拟调试、仿真与验证,并实现虚实联动。
C.工业网络组网与网络安全:通过工业路由器、交换机、虚拟网络、链路冗余等设备与技术,设计并建立满足智能制造要求的工业网络,并通过数据加密、防火墙设置、权限控制等技术,保护生产网络、办公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免遭意外或未经授权的修改、破坏或泄露,并满足紧急数据处理需求。
5.创意方向
根据需求,提供基于智能制造的创意设计方案,配合数字化模型/实物模型/软件应用,涉及但不限于以下领域:智能制造生产流程的优化与创新;智能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推动智能制造创新;智能制造在特定行业中的应用。
(二)研究生组
从企业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具有引领性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深度应用,体现创新性。赛题由专家委员会从“高级计划与排产”、“设备预测性维护”、“机器视觉缺陷检测”、“数字化工厂仿真”等方向中统一指定一项作为比赛方向。参赛作品应当遵循相关设计、开发指南与规范要求。
四、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报名截止至 2024年5月15日。
报名方式:参赛学生填写报名表(见附件1),并将报名表及参赛作品相关材料的电子文档发至电子信箱304544672@qq.com。
五、作品提交
各参赛团队应围绕赛事主题,在规定的截止时间内提交参赛作品的相关材料,包括参赛作品的总结汇报、作品的设计说明书或研究报告等文字、图纸、PPT 材料、实物或模型、动画演示、试验录像等。
同时提交“学术不端承诺书”(见附件2),由参赛成员和指导老师签字,所在学校二级学院盖章后扫描件或高清照片,纸质版原件各队自己保存好。
提交的所有电子材料文档压缩成一个压缩包,压缩包命名格式:组别-方向序号-分类代码-队长姓名-队长学号,例:报名本科组、工业互联网方向、边缘计算类,可命名为:本科组-1-B-张三-221607203。
发送邮件主题:第七届大学生智能制造创新竞赛校赛作品。各参赛队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六、作品知识产权要求
参赛作品须具备自有或许可的知识产权,否则引起的法律纠纷及责任由作品团队承担,同时取消作者参赛资格及撤销其所获奖项。
注:参赛作品禁止直接利用他人(本科、研究生或老师)的成果或学位论文参赛,所提交作品的主要创新成果应为本届参赛团队取得。
提交的参赛作品需同时提交“学术不端承诺书”(见附件2),由参赛成员和指导老师签字,所在学校二级学院盖章。
七、竞赛成绩与结果公布
本次比赛依据参赛作品的选题创意(10%)、作品的技术内涵(50%)及作品的完整度(40%)三个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作品评审为专家现场集中评审或网上评审的方式。根据竞赛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获奖名单。并择优推荐参加2024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第七届大学生智能制造创新竞赛。
八、奖评办法
校赛奖设一、二、三等奖。
第二课堂创新学分按照《辽宁工业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修订)》(辽工大发〔2023〕49 号)办法执行。
九、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霍老师(15909882940)
校赛竞赛QQ群:438810037(参赛同学加入群,后续通知将在群内发布)
校赛指定邮箱:304544672@qq.com
十、其他说明
1.本赛项参赛作品必须是首次参赛的作品,禁止往年已经在本赛项获奖或内容有较大重复的作品参赛。
2.赛项官方网址为http://cmes-imic.org.cn/,本方案未尽事宜或规程请登录赛项官网查阅。
3.本届赛事进行过程中一旦发现参赛队存在信息作假或违规行为,赛项执委会有权随时取消/追回该参赛队的参赛资格及获奖资格,相关责任全部由参赛队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