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创函文件

通知公告

创函文件

字号:    

辽工大创函〔2023〕64号关于举办辽宁工业大学2023年绿色建筑技能大赛暨省赛选拔赛的通知
2023年09月15日 15:37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的总体目标,结合教育部发布的《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要求,提高“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人才培养质量,决定举办辽宁工业大学2023年绿色建筑技能大赛暨省赛选拔赛。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组织

主办单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二、参赛对象

1.本次比赛主要面向全校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2.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其中以团队形式参赛人数不超5人,每个参赛队伍可以有1-2名指导教师。

可使用绿色建筑模拟软件分析参赛。项目接受正版软件建筑图纸的2D3D文件,包括Arch,天正建筑、RevitSketchup、犀牛、3DMAX等。

三、竞赛内容及要求

竞赛内容:大赛分为AB赛道,两赛道均考察作品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实际情况。每支队伍选择一条赛道参赛,须根据参赛赛道定位不同有侧重地创作。

A赛道: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B赛道:绿色低碳建筑建造、运行与维护

参赛作品要求:本次大赛双赛道下设两个作品主题,每支队伍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主题。

(一)主题一:乡村低碳宜居建筑作品提交要求:

1.背景:2021年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的四项重点任务之一包括:“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中国广大乡村地区普遍缺乏良好的经济基础和营建技术,绿色建筑的理念如何在占地面积广泛而建筑发展又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推广,是建筑人应该思考和为之探索的问题。同时,中国乡村有人居环境营造智慧,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性,是绿色乡村建筑设计和营建的“本源”,并可以由此来缓解城市化的建筑模式在向广大乡村地区传播扩散过程中带来的与乡村生活、生产方式不匹配、建筑能耗过高、环境污染加剧、地域特色丧失等诸多问题。

2.建筑面积要求:作品可针对乡村住宅或公共建筑展开创作,亦可针对多个乡村建筑进行组合创作。单栋建筑的建筑面积需在100平方米以上,多栋建筑的建筑面积需在1000平方米以上。(B赛道参赛团队如无适合图纸,允许采用组委会提供的现有图纸进行深化及个性化创作)

3.参赛作品宜采用真实场地(如传统村落),结合实际地形地貌,综合考虑作品所在地文化,以及周边建设现状开展方案设计、建造、运维等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相关图纸应包括现场照片及实地调研、分析、设计方案、绿色建筑技术应用预测等内容。

4.参赛作品应结合项目所在气候区特性因地制宜进行太阳能利用、绿建设计、建造以及运行维护内容的展示,强调原创、一模多算,并对作品的建筑碳排放进行预测。

(二)主题二:公共建筑的绿色低碳更新作品提交要求:

1.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的9项重点任务中,包括“加强既有建筑节能绿色改造”。该规划指出:“力争到2025年,全国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同时,推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5亿平方米以上。为此,针对我国大规模既有公共建筑开展适应性更新设计与营建研究,提出适宜的绿色低碳更新改造策略,实现公共建筑环境品质与绿色性能双提升。

2.建筑面积要求:作品可针对既有单体建筑展开创作,建筑面积需在1000平方米以上。(B赛道参赛团队如无适合图纸,允许采用组委会提供的现有图纸进行深化及个性化创作)

3.参赛作品宜采用真实既有建筑,结合实际更新改造需求,以及周边建设现状开展方案设计、建造、运维等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相关图纸应包括现场照片及实地调研、分析、设计方案、绿色建筑技术应用预测等内容。

4.参赛作品应结合项目所在气候区特性因地制宜进行太阳能利用、绿建设计、建造以及运行维护内容的展示,强调原创、一模多算,并在“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等背景下融入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的真实产品参数进行设计(如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及BAPV(建筑附着光伏)产品等)。

5.参赛作品可参考《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51141-2015、《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以及其他相关国家、 行业和地方标准要求。

、作品知识产权要求

参赛作品须具备自有或许可的知识产权,否则引起的法律纠纷及责任由作品团队承担,同时取消作者参赛资格及撤销其所获奖项。

五、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2023910-20231010

1.请于930日前,将附件2校赛报名表提交至校赛报名邮箱(954063351@qq.com),附件2不需要上传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

2.我校各参赛队伍请填写参赛表(附件1),于1010日前将作品文件包上传至百度网盘,并将百度网盘链接及提取码通过微信公众号提交至大赛组委会(百度网盘链接设置为永久有效,作品文件包命名方式:赛项+第一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3.竞赛具体情况请登录,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https://cxcy.upln.cn/),搜索本次竞赛了解。

温馨提示:本次大赛需要在两个平台进行报名,分别是:1.大赛的报名系统(扫描面图片中的二维码);2.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https://cxcy.upln.cn/)。

undefined

 

1)以上两个平台必须都要报名

2)作品提交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

3)作品提交后必须由各自学校大创管理员通过大创平台操作,推荐最多15个优秀作品。(如不操作这个步骤,获奖也没有证书)

4.各参赛队伍须在1010日前,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http://cxcy.upln.cn)上注册报名并提交作品文件压缩包,未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报名的作品,将无法参与评审,作品提交细则见附件。作品文件包命名方式:赛项+第一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评奖办法

校赛设一、二、三等奖。

第二课堂创新学分按照《辽宁工业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修订)》(辽工大发〔202349 号)办法执行。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曹犇

竞赛交流QQ群:926147290

校赛报名邮箱:95406335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