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教育部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指导思想,秉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教育方针,在贯彻辽宁省教育厅促进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和选拔公共艺术领域的艺术人才和艺术实践作品,鼓励大学生进行跨专业实践。同时,弘扬革命思想,传承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专业素养。决定举办辽宁工业大学2023年大学生“新文科+人文城市”公共艺术创意设计大赛暨省赛选拔赛。
一、竞赛组织
主办单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文化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二、参赛对象
1.参赛对象:
具有普通高等学校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含国际留学生)均可参加。参赛学生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以团队或个人的方式参加竞赛。
2.参赛要求:
每件作品作者人数1至3名学生,每件作品的指导老师不得超过2人。
3.以二级学院/系作为参赛单位,由学校统一组织报名,不接受个人参赛。
三、竞赛内容及形式
本届竞赛坚持学术与公益并重,艺术与技术并重。既有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设计能力的“非命题”赛事;也有结合企业需求,为实践、创业而设计的“命题”赛事。
1.非命题类
A组:跨学科融合艺术创作。
作品要求:参赛作品以原创性为主,艺术设计作品结合其他领域学科交叉融合创作,新技术融合(AI技术、3D打印技术、AR技术、VR技术等)、新材料融合、新媒体融合、新表现融合应用在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影像与视频设计、环境空间设计、造型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时尚设计、文化产品设计、数字绘画等方面的创作作品,创意特色鲜明,形式感强,制作精良。
B组:“人文城市”城市景观与公共设施创意设计。
作品要求:包括公共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雕塑设计等。美化、提升城市人文环境,引领城市发展需求,作品包括公共设施设计及公共空间视觉识别设计等。
C组:文创产品设计。
作品要求:以地域文化发展为脉络,发掘地方文化特色,要求原创作品,构思巧妙,形式感强,工艺精湛,符合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可设计包括传统文化文创产品、饰品、传统手工艺品等。
2.命题/公益类
A组:“印迹·城市”/“Impression·City”主题艺术创作
作品要求:“宣传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反映中国文化元素和特色,如历史、哲学、艺术、民俗等;具备独特视角讲述一个或多个中国故事。可以是视觉设计、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方式者优先。
B组:“大美辽宁”主题艺术创作。
作品要求:以“大美辽宁”为主题,弘扬以爱辽宁为核心的精神,围绕富有辽宁特点、体现时代特色、符合大众审美的优秀艺术作品,具体表现方式不限,作品突出多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创新手段,要求作品风格鲜明,突出我爱辽宁的情怀。
四、作品知识产权要求
参赛作品须具备自有或许可的知识产权,否则引起的法律纠纷及责任由作品团队承担,同时取消作者参赛资格及撤销其所获奖项。
五、报名时间及提交方式
1.报名时间
(1)参赛作品征集阶段:2023年08月20日-2023年09月25日请进入QQ群提交作品电子材料。
(2)本次竞赛需同时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http://cxcy.upln.cn/)进行报名,材料最终校对结果以平台信息为准。
2.作品提交规格:
(1)网站提交规格:
登陆“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https://cxcy.upln.cn/)提交不超过3幅海报,尺寸为A3、分辨率300dpi、格式为JPG、RGB、CMYK。
(2)线下提交规格:(学校统一优盘提交)
图片作品:作品每幅尺寸为A3、分辨率300dpi、格式为JPG、RGB、CMYK,系列作品可提交不超过3幅的作品。
视频文件:每件作品格式为mp4格式,时间长度不超过10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b,请提交尺寸为A3、分辨率300dpi、格式为JPG、RGB\CMYK评审海报。
交互作品(软件作品):界面编排合理美观有个性、互动操作流畅、所有网页页面链接都必须与主题相关、不含任何恶意代码,不能在作品中超链接到除参赛文件以外的网页和其他资源,请提交尺寸为A3、分辨率300dpi、格式为JPG、RGB、CMYK评审海报。
动态作品:请提交GIF格式,800*1200,不小于72dpi,节奏流畅不卡顿,提交尺寸为A3、分辨率300dpi、格式为JPG、RGB、CMYK海报。
实物作品:请提交尺寸为A3、分辨率300dpi、格式为JPG、RGB\CMYK的评审海报。
六、评奖办法
竞赛设置一、二、三等奖。
第二课堂创新学分按照《辽宁工业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修订)》(辽工大发〔2023〕 49 号)办法执行。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13504061437) 刘老师(4199440)
校赛竞赛QQ群:910338708
请拟参赛的同学务必加入QQ群,竞赛后续通知均在群内发布